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名家漫谈 >【画室里的秘密】揭秘画家维米尔

【画室里的秘密】揭秘画家维米尔

维米尔,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,生于1632年,卒于1675年,年仅43岁。

 

 

他借助小孔成像原理作画

 

他运用透视法绘画

 

他自制油画颜色

 

几种矿物色料及媒介剂
朱砂的粉末呈红色,可以经久不褪

 

阿拉伯树胶用于水彩媒介剂

 

亚麻籽油一般当做调色油用,使颜料稀滑,且有油亮感,
多遍画法时亚麻油使用需要与松节油配合,
保持色层油量平衡,控制着画面干燥时间

 

骨炭用于制作黑色色粉

 

杵的作用是将块状颗粒粗糙的矿物色料研磨细腻
方便自制油画颜色时使用

 

维米尔的绘画方法是古典技法里的一种,在绘制之前需要作一些前期工作包括自制油画颜料,自制画布,自制油,绘画多遍间接完成。


 

维米尔技法解析
技法定位:古典技法


程序
1制备画布或画板
2涂刷一层土质颜色底料层
3绘制底稿
4塑造形体
5使用透明颜色多遍罩染
6作品后期处理

 

 

绘画所需的材料制备齐全后,在半吸收性的油底子上涂刷一层偏暖的土质颜色作为底色层

 

将人物外轮廓边缘环境绘制出来

 

然后进行单元形体局部塑造,塑造时使用亚麻厚油

 

调色时媒介剂使用核桃油
欧洲18世纪以前的画家都采用此油,之后被亚麻仁油取代.
它流动性好,干得慢.当代画家用它作古典油画的调和剂.
市场上有冷榨和熟化冷榨两种核桃油
冷榨纯生核桃油
可直接使用,可用此油加松节油起稿,
熟化冷榨核桃油
用于催干,速干,存放时间愈久,色泽愈清纯,透明,可与亚麻仁,生核桃油,松节油混合使用.

 

注意染色时勿操之过急,一定要薄,透。
染完颜色后要趁湿接着画
画的过程中难免有事离开,为了便于衔接在画之前可以薄刷一层核桃油

 

画作绘制完成

 

局部欣赏

 

  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,德国统治者希特勒为抢劫艺术品专门设立了“艺术品查抄组织”(E.R.R.)。每占领一地,希特勒就派E.R.R.搜刮当地的艺术品.他们将法国犹太人家中所藏油画扫荡一空,之后还将画按好差分类,把最好的画运到德国,次一等的画则就地变卖掉。

    荷兰人,汉·凡·米格伦世界上最著名的伪画制造者,他伪造的荷兰著名画家维米尔的画作以假乱真。二战期间,米格伦将伪造的维米尔的画作卖给德军高级军官。其结果是,战后被定叛国罪!由于仿制的画作太逼真,导致没人相信他的仿造辩论。不得已,他只有在监狱当场仿制,最后获释放。仿画让他获得大量财富,当他死后30年,居住在他的旧房子里的人还找到成箱的战前钞票,至今,不少博物馆的名画一度被怀疑是他的伪作。

 

 中国画家李晓刚教授于2011年在大都会研究维米尔画作

 

    众所周知,17世纪,亦即维米尔的时代,是荷兰的黄金时代.荷兰在16世纪摆脱西班牙统治,赢得政治独立后,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,经济繁荣国力强盛,到17世纪已成为继西班牙之后的世界头号殖民国家.当时德尔夫特虽是个只有23,000人的中小城市,比阿姆斯特丹等世界性的通都大邑和人文荟萃之地不免逊色一些,但也相当繁荣,富足.该市仿制中国青花瓷的烧瓷工艺在欧洲就颇为有名.据一张1649年镌版刻制的德尔夫特城地图可以看到,这是一座十分整齐、清洁的城市,市中心是一座古老的教堂,教堂前便是全市商业中心的市场广场.


    然而,维米尔的生平是怎样的,他的幼年和少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,维米尔一生从事过哪些艺术活动,人们没有掌握多少材料.人们只知道1632年的秋天,约翰尼斯·维米尔出生在荷兰德尔夫特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.当过织布工人的老维米尔名叫雷伊尼埃·扬宗,娶妻丁格鲁恩·巴尔塔扎尔.在他们生下第二个孩子维米尔时,老维米尔正经营着一家“米什兰”客店,并兼做卖画生意.


    维米尔向谁学绘画?又怎样成为画家的?现存唯一的文字资料——一首四行诗可供佐证.这首诗的由来是这样的:1654年,德尔夫特发生过一件历史上有名的火药库爆炸事件,画家卡雷尔.法布里蒂乌斯当即被倒塌的房屋压死.这位画家是伦勃朗最有才华的学生,当时已有相当的名望.他的死于非命,促使他的朋友印刷商人阿诺尔德·邦为他写下一首表示悼念的四行诗:

呜呼哀哉,凤凰在熊熊烈火中涅槃!
归天的法布里蒂乌斯正处在光荣的顶端,
幸而维米尔追踪他的足迹奋力向前,
是从他的尸灰里飞出的新凤,高蹈翩然。

 

    历来的维米尔研究者都根据这首仅存的诗,把法布里蒂乌斯与维米尔的关系判定为师生关系.这当然不是没有道理的.而且,他们两人的画风,特别是在抒情格调上,也确有相似之处.此外,维米尔还拥有几幅法布里蒂乌斯的作品,这就更使人坚信维米尔是这位伦勃朗高足的弟子。据推算,维米尔大约在15岁,即1647年,入法布里蒂乌斯画室学艺.经过六七年的勤奋学习,维米尔于1653年12月29日加入圣路加公会,成为正式画师.同年的4月5日,维米尔娶一位名叫卡塔里娜·博尔尼斯的少女为妻.新婚夫妇没有离开父母,仍住在“米什兰”老屋.


    披露维米尔艺术生涯的记载虽然是寥若晨星,记录他告贷,负债的字据却时为后人所发现.看来,在经济上,他似乎一直处于拮据状态,到了1672年,他竟不得不盘出父亲遗留下来的产业“米什兰”客店,携妻小迁出久居的老屋——他的许多作品当时是在那里画成.


    1675年,43岁的维米尔正是年富力强之时,却不幸过早地溘然辞世.在1696年5月16日阿姆斯特丹的一次拍卖会上,有他的21幅画.其中的《德尔夫特》卖价最高,为200荷兰盾.拍卖清单上还记载着他的一幅静物,现已不知下落.


    他曾经被人忘却达两个世纪之久,后来才被“发现”.18世纪的大多数传记作家都把他忽略了,到了19世纪,注意维米尔的人显然多起来;自20世纪以来,研究维米尔的人就更多了.以前,他屈尊排在荷兰小画家之列;而今,他的地位扶摇直上,同哈尔斯和伦勃朗并列为荷兰三大绘画大师.世人何以要对维米尔如此前倨后恭呢?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,时过境迁,审美趣味变化,人们摆脱某些偏颇,恐怕其中重要的一条.然而,关于维米尔其人,其画,大家却始终不甚了了:他的生平若明若暗,他的作品,众说不一,对他的评价,至今尚无历史定论.为此,这位17世纪的荷兰画家曾经获得一个雅号:德尔夫特的斯芬克斯。

 

转自:油画艺术